國家林業(yè)和草原局公布2024年第二批授予植物新品種權名單 常德9個桃花新品種入選
近日,國家林業(yè)和草原局公布了2024年第二批授予植物新品種權名單,常德職業(yè)技術學院培育的9個桃花新品種成功入選,分別為“千鳥朝鳳”“鴻鵠驚燕”“夢玲瓏”“桃林紅燕”“紫珠”“江南妮燕”“桃林碧玉”“瑤池盛宴”“水鄉(xiāng)彩燕”。至此,常德累計已有20個桃花新品種榮獲植物新品種權證書。
此次獲批的9個桃花新品種各具特色,其中,“千鳥朝鳳”尤為引人注目。它是目前全球范圍內獨一無二的、雄蕊全部管瓣化的珍稀桃花品種。該品種自然結實率極低,多年來幾乎未見結實情況,這使得其在園林應用中不會產生果實污染問題,極大地提升了觀賞價值。“千鳥朝鳳”盛開時,花蕊形態(tài)獨特,仿佛無數(shù)小鳥圍繞鳳凰飛舞,故而得名,在常德地區(qū),其通常于3月中旬迎來初花期。
“夢玲瓏”同樣獨具魅力。作為繼“粉玲瓏”“玉玲瓏”之后培育出的第3個帚型、壽星混合枝型桃花新品種,它擁有諸多優(yōu)勢?!皦袅岘嚒敝晷桶【o湊,樹冠呈圓柱形,這種獨特的外形使其特別適合家庭盆栽觀賞。其花色紅艷,花朵碩大,通過人工調控,能夠在春節(jié)前綻放,是極具市場潛力的年宵花候選品種。在常德職業(yè)技術學院的桃花科研基地,記者看到,這株未經(jīng)人工調控花期的“夢玲瓏”已萌芽,少量花朵含苞待放,預計再過10余天便會全面盛開。
常德職業(yè)技術學院對桃花科研及團隊建設高度重視。早在2005年,該學院便組建了以王燕教授為首的桃花科研團隊,開啟了漫長而卓有成效的桃花科學研究之路。經(jīng)過20年的不懈努力,課題組建成了桃花種質資源庫、桃花品種創(chuàng)新基地、桃花應用示范基地,并通過校企合作建立了桃花良種繁育基地,搭建起一套完善的桃花科研平臺。目前,桃花種質資源庫已引種保存直枝桃、壽星桃、垂枝桃、帚型桃、山碧桃、曲枝桃等6大品種群共計90個桃花品種,收集桃花變異材料及自主培育的桃花新材料40多個,桃花種質資源保育量達130多份,數(shù)量位居全國同類科研院所之首。
2023年,常德職業(yè)技術學院從湖南農業(yè)大學引進劉芳瑛博士,推動桃花研究從細胞學層面邁向分子水平。王燕教授雖即將退休,但仍心系科研,他表示,在劉芳瑛博士的主導下,團隊正開展輻射育種以及桃花與梅花、桃花與甘肅桃的雜交育種研究,期望通過這些努力,將梅花、甘肅桃的香味融入桃花,培育出一系列花香濃郁的桃花新品種,為桃花科研事業(yè)再添新彩。
用戶登錄
還沒有賬號?
立即注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