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壽縣推進入河排污口核查整治全域覆蓋
連日來,漢壽縣深入貫徹落實省第7號總河長令,以入河排污口核查整治為契機,按照高效推動、精細溯源、分類定策原則,扎實推進入河排污口核查整治全域覆蓋。
今年來,漢壽縣委、縣政府主要負責人兩次主持召開專題會議,研究部署入河排污口核查整治工作。成立了以縣長任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,建立定期調度、通報預警、督查督辦、追責問責和信息共享等長效工作機制,要求水利、環(huán)保、住建、農業(yè)農村部門協(xié)同配合,完成入河排污口核查整治任務。各責任單位迅速行動,各自明確1名分管班子成員帶隊,共抽派干部25人,成立8個核查小組,集中10天時間,先后組織了3次集中核查。
以追溯污水源頭為最終目標,堅持縣域、行業(yè)、水岸全覆蓋的工作標準,按照規(guī)模企業(yè)、城鎮(zhèn)生活、洗車行業(yè)、砂礦坑、畜禽養(yǎng)殖、港口碼頭、規(guī)模以下企業(yè)、排洪排漬等八大類,以沅水、洞庭湖、煙包山湖等河湖為終點分級上溯,工作人員累計核查各類入河、入湖、入渠排污(洪、漬)口1001個,其中核查排渠小微入水口683個。同時,按照污水流向建立臺賬,形成了從入河位置到流經的涵閘水管、匯納的溝港渠道,再到污水來源的鎮(zhèn)村、企業(yè)、行業(yè),污水的大致成份、性質的詳細檔案,確保了入河排污口核查無死角、無盲區(qū)、無漏洞。
按照“一口一策、全面整治、協(xié)同推進”的原則,漢壽縣根據(jù)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保護屬地主體責任和“黨政同責、一崗雙責”的總體要求,明確了各鄉(xiāng)鎮(zhèn)(街道)和部門的職責分工,形成了入河排污口規(guī)范化管理的合力,確保按期完成整治任務。同時,分類推進入河排污口規(guī)范整治,實行銷號管理制度,整治完成一個,銷號一個,有效管控入河污染物,推動入河排污口水質改善。
用戶登錄
還沒有賬號?
立即注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