索縣漢代城址
索縣城城墻
索縣城又名崆垅城,位于鼎城區(qū)韓公渡鎮(zhèn),為漢代城址。據(jù)《常德府志》載“漢壽城本名索縣城,武陵郡治焉,漢順帝陽嘉三年更名為漢壽,移荊州刺史于此”。城址為長方形,東西長750米,南北寬600余米,城垣為黃土夯筑,城中筑一土墻,將城分為東西兩部分,城周圍有護城河。索縣漢代城址自西漢置索縣至隋并置武陵縣的780多年間,一直為索縣(后改為漢壽縣)縣治。遺址布局規(guī)整、保存基本完好,作為漢代湘北地區(qū)政治、軍事、經(jīng)濟、文化的中心,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。
索縣城護城河
保護范圍:四向以原索縣城護城河外緣外擴10米為界。
建設控制地帶:東至張家嘴東側(cè);南至邊魚嶺與地下尾交界處;西至中鼻堰西側(cè);北至黃臘溪北側(cè)。
終審:陳麗宇
【我要糾錯】 責任編輯:晏紫卉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
用戶登錄
還沒有賬號?
立即注冊